来源:鱼与塘
外围我都不敢说了,基本就是逼空的态势——这还是建立在咱们被束手束脚的基础之上。本文,我们主要是将这几天假期的回乡见闻分享一下。一起做一个汇总,今天主要是假期出行的感受与见闻,明天分享一下目前拿到的一些一手数据的分析。
我们可能在信息茧房里待的太久了~
文中长白山美图,秋天的长白山,还是非常漂亮的!
这次假期主要是回东北老家赚了一下,见了一些朋友,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居民的收入,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家最关心的房地产。
这次回家,我们去的是长白山的西坡,从我们网上预约的情况来看,长白山分为南坡(封闭),北坡和西坡,西坡有一个长白山国际机场,北坡有高铁,长春过去只要两个多小时——长春的龙嘉机场到北坡是有城际高速铁路的。两个地方都有高速直达,距离都是300KM+的样子。
2-6号网上看了一下,基本约满,差不多达到了最大的接待量。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地基础设施完善之后,旅游业的发展。我们也顺手搜了几个著名的景区,从数据上来看都出现了预约爆满的情况。以下数据是引用而来:
交通:10月1-3日日均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同比23年+3%、同比19年+22%;铁路同比23年+7%、同比19年+26%;公路同比23年+4%、同比19年-47%;水路同比23年+31%、同比19年-30%;民航同比23年+12%、同比19年+24%;
宋城演艺场次数:10.1-4宋城演艺重资产(本部+三亚+丽江+桂林)场次数分别为21/33/39/38场,日均恢复至19年的101%,本部/三亚/丽江/桂林分别恢复至19年的113/62/105/170%;合计恢复至23年的133%,分别恢复至23年的208/100/93/142%,上海和西安分布恢复至23年的260%和123%(均值);
海昌海洋公园: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国庆7天客流预估同比+25%,单日最高峰值将出现在10月2日、3日,客流量达5万人次,公园3家主题酒店从9月28日-10月7日连续10天出租率将达到95%以上,节中均会满房。客房单价呈上涨趋势,环比暑期提升21%,表现量价齐升;
黄果树旅游区:国庆前两日接待游客119490人次,同比+47.61%;
西湖景区:今年10月1日,西湖景区接待客流量39.73万人次,同比+59.24%;其中收费公园客流量10.18万人次,同比+31.02%,客流前三分别是飞来峰景区、三潭印月、动物园;免费公园客流量29.55万人次,同比+72.00%;
北京:国庆假期首日,11家市属公园和中国园林博物馆共接待游客39万余人次,同比+27%。国庆假期,北京城际客运量将处于全年高位,日均进出京将超过400万人次,较2023年同期+5%;
青海茶卡盐湖景区:10月1日景区接待游客量近1.5万人,同比+38.8%;
上海:10月1日上海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22%,出境游订单量同比+32%;
四川:假期前三天累计接待游客1691.24万人次、门票收入17712.24万元,与去年相比分别+28.53%、25.58%。九寨沟景区、峨眉山景区、四姑娘山景区、剑门关景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景区、三星堆博物馆等游客接待量达到当日最大承载量;
广东:10月1日-10月4日,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1446.2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6.3%(以下均按可比口径)。纳入监测的14段古驿道沿线重点区域接待游客219.9万人次,同比+5.5%;纳入监测的13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接待游客111.8万人次,同比+5.2%;纳入监测的100个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接待146.6万人次,同比+4.5%;纳入监测的75个重点公共文化机构接待138.2万人次,同比+3.2%;
本地商圈:国庆假期前四日北京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企业实现销售额43.8亿元。北京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2696.9万人次,同比+20.9%。假期前四日祥云小镇商圈、西单-金融街商圈、双井商圈消费金额同比分别+6.5倍、2.8倍、1.5倍;
携程数据显示,国庆假期第一天多地景区门票售罄,国内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37%;
同程旅行:在长线出境游消费者中三线及以下城市居民占比超过40%,相关产品预订热度增长超2倍,成为“十一”假期旅游消费市场的重要增长点
整体来看,上述数据是比较正面的,居民的出行基本可以说恢复到疫情前,主要的一个异常数据是公路交通的客运量,大幅下滑。这个熟悉这个数据统计口径的小伙伴可以私信我一下。我的一个初步猜测是:这个数据主要统计的是长途客车客运量,这些年随着高铁和私家车的普及,很大程度上长途客车的客运量被取代了——无论是效率,便利还是价格,和私家车出行相比都有不小的劣势,这个数据的异常,目前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样的。
和长辈还是老师聊天的过程中,发现当地人的收入水平可能并不是很低——但是特别高的也别想了。
财政口上,两个代表性的数据是:一个是当地的在编JC,在岗工资应该是在6-7k左右,退休之后的工资也在5-6k左右(相比于当地的物价水平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
另外一个就是老师的工资水平。当地因为人口流失的问题,当地唯一的初衷25年前,一届差不多是450人左右,现在一届只有100多人的样子,而且基本都回归到了小班。当地老师的收入不算低,副高退休之后的退休工资可能是在7k+的水平。
当地的工厂因为政策性问题产生了亏损,最为典型的就是原来的上市公司吉林森工,现在叫泉阳泉。因为天然林保护工程,针对原始森林的经济性开发基本被叫停了很多年,和林业相关的的企业基本处于关门的状态——要知道,这是当年本地最重要的产业支柱。现在当地最明星的工厂就是农夫山泉的长白山水源地。去参观农夫山泉的时候,自然环境自然不用说,但是工厂用工数量显然对当地影响不大,据说当地工厂的中层管理人员,大约是1w+的工资水平。
当地普通人打工的工资,一般是在2-3k左右。但是如果自己能吃苦,体力活的工资上升的不算小——一个普通的轻壮劳动力,在当地通过采摘等活动,一年的收入也可以达到6-8w/年的收入水平。
当地有一个特色的务工工种,每年一个多月的工作时间(秋天),主要是人工爬上30-40m高的松树顶端,人工采摘松子,带有比较高的危险性(每年死亡人口数量大约是10人左右,这个比例不算低了)。现在用工都很规范,都会给这种高危工种买保险,日均工资达到了2k左右——一个月下来赚个7-8w差不多。采摘的成果如下图所示:
山区农村不养闲人,如果只是务农,收入水平是非常低的,也就是混个吃饱。但是作为年轻劳动力,如果肯吃苦,一年下来弄个10w问题不大,如果有点经营头脑,承包一些林地资源(养蛤蟆,承包林班采摘),一年的收入做到20w问题不大。这个收入水平在当地,绝对算是高收入了,人数占比很小,一方面要有资本,能承担一定的风险,一方面要有经营头脑。
当地的服务业算不上贵,但是也不算便宜。最为典型的就是餐饮和住宿。当地最好的酒店,标间国庆期间是200-300左右(毕竟只是一个万人小镇,而且旅游业被松江河/二道白河夹在了中间,并不是主要目的地,但是周边的小镇,靠着长白山的旅游资源,国庆期间客房单价不算低)。
餐饮当地高标准,也就是人均100出头的样子,普通的一顿饭,人均可能也就是60-80左右。
但是在民生物资上,价格不算高,更重要的是物品季度丰富。我们路过靖宇县的时候,去了当地最大的一个超市,人不算少,硬件条件和管理上,和普通城市超市没有区别了,关键是当地的物资丰富程度让人震惊。这个季节,山竹,芒果,榴莲等,都有商品出售,看成色也都不算差。当地的应季水果更是便宜。当地的一种小梨,10元3斤,5斤的都有,普通水果极其便宜。
我在超市的时候,拍了一些商品的价格,可以这里分享一下:
当地的牛肉,我购买了一次,28元一斤,这个价格算是良心价了。问了一下当地人,现在养牛户都是春天把牛往山上一放,秋天赶下山,类似藏区的放牧模式了,牛身上都有北斗定位,在哪里一清二楚,十天半个月的上山找到牛看一看就好,分布面积不会很大——当地很少出现偷牛的情况。
这里面印象最深的是西瓜这种中国人消耗量全球最大的水果,在10月份,即将下雪的季节,西瓜的单价居然只有5毛钱一斤!深圳的西瓜,即便是在最便宜的夏季,今年一斤也需要3-4元左右(零售价),虽然品种不一样,但是差距着实不算小。
如果让我做一个综合性的评估:
1.本地的高级服务业,不是价格问题,是根本就没有的问题。教育的硬件资源已经不差了,小班教学,老师的级别都还算可以,草场基本是塑胶场地+人造草坪。主要问题是生源问题。
2.当地医疗资源匮乏,主要是能解决老人的一些常见慢性病,大一点的毛病还是需要去县里。现在通了高速,省道过道,基本都做了沥青硬化,基本没有开非铺装路面。镇里的人,去县里开车只需要1小时左右,距离我记得大约是40-50km。县里的教育水平水准非常高,一个县级中学,我记得每年基本都有清华北大的。这在吉林省当地,算是非常不错的学校了。
3.当地,普通服务业收入是不怎么高的,但是只要肯吃苦,收入水平不比打工差。但是如果考虑医疗和教育问题,当地的确不行,这可能也是部分年轻人口离开的一个重要原因。
4.当地的物价水平非常低,如果是普通民众,一天的生活费(肉菜蛋奶这些),可能也就是10元上下的样子。
5.因为物流的发达(城际高速铁路,公路,高速,机场,都有,都不超过30km的距离),一方面冬天的生活物资基本不缺了,价格也不高,物品种类也非常丰富;另外就是,便于运输的山货,现在是当地最重要的农民创收途径,基本除了冬天,春夏秋,都有可以工作的机会。
6.这部分对当地年纪大的老人并不友好,55岁之前的男性劳动力,只要肯吃苦,工作机会还是相当不错的。
当地一个亲戚的朋友,42平,一室一厅,公摊较小。估计房价也就是在6-8w。集中供暖,取暖费一年是1500元上下(当地每年供暖6个月左右)。
如果从房价角度来看,6层楼梯房的价格,基本和一个劳动力一年的收入差不多(注意不是一个家庭)。但是取暖费,基本要到房价的2-3%,这个比例不算低了。如果是那种独门独户的平房,自己取暖,价格可能比这个还要高,估计能到房价的3-4%左右。
当地的房子根本不是问题,基本没有后续的购买承接需求,人口也都逐步的向镇中心集中,镇中心的核心地段,主要是一条2-3km的街道。基本没有买房的困扰。
当地的房子没有任何的金融属性,基本是纯消费,而且肉眼可见的出现了大量荒废的房屋,目测空置率不算低。人口流失还是很严重的。
如果下沉到当地下属的村、乡一级,没有太大的区别,人口流失严重,房屋破败的现象比较多。
这是我比较羡慕的一个地方。
当地的空气质量和气象条件非常好,除了冬天有点冷之外。下图是我们用随身的华为Mate60拍摄的银河——大概离开镇中心1km的地方,纯手机拍摄,没有任何外带设备:
下面是当地的俯瞰图和林间美景:
有两天时间,我们是在小院里自助烧烤:
如果从生活状态上来说,当地人的经济压力不大,但是向上的空间也并不大。从生活性价比的角度来说,这里肯定是很舒服的那种。当地的家庭收入,能留下来的人,基本能做到大几千块钱的水平,结合当地的物价,基本生活很舒服。
上升空间也不大,高级服务业的发展是滞后的,这是对当地人影响最大的事情,但是也的确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人口问题约束了医疗和教育的发展,绝对不是硬件和经济约束。
从中年人的角度来说,如果不考虑子女教育,那么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之间达成一个非常好的平衡。我目测,道路上的车不算少,不说家里户户有车,但是车辆的保有量绝对不算低,晚上开车出去的时候,路边停了不少车。而且当地的交警,在节假日期间,是会在两个关键路口设卡查酒驾的。
秋高气爽的季节,小镇生活的确是非常惬意的,在小院里烧烤,5大3小,消耗了一个烤馒头,差不多六七斤的牛肉和牛心。持续了一场6个小时的小院烧烤活动,是城市里体会不到的一种生活体验。
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和外界没有太大的关系,本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外面金融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小镇的影响并不大。线下商品的价格,不分工业品和大城市相比,便宜了没多少,但是基本都是可以网购的,除了速度慢点之外,基本都是送货上门,没有问题。当地城区基本覆盖了5G信号,购物,视频电话和短视频都没有问题,短视频成为了当地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居民主要获取外部信息的途径和手段。
这差不多就是这个假期,回乡4天的一个初步印象,整体来说,发展潜力是有限的,但是生活本身的压力非常小,没有我们在一线城市看到的那种压力和紧张,还留下来的居民,基本能有一个谋生的手段。
其实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生活,也就是这个样子的,没什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也没啥阶层下滑的风险。小镇本身资源起家,但是遇到天然林保护工程,主要支柱产业遭受了灭顶之灾,是政策性亏损导致的,但是周边借着长白山的旅游资源,至少社会的运转还是相当不错的。
如果国内的内需能够刺激起来,矫正过去十余年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结构性的失衡,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空间还很大——一线城市普通人的收入差距主要是房子(财产收入远大于劳动收入),但是小镇上来看,已经基本实现了劳动收入远大于财产收入,整个社会没有那么多的内卷和内耗,大家开始回归生活本身。
这和我20多年前离家是真的不一样,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当地无法承担过多的就业和人口,生活水平和城市差距非常大。但是现在剔除高端服务业之后,当地的生活状态不说接近发达国家的乡村,也差不多了……深圳想要有这种生活状态是基本不可能的。
责任编辑:王许宁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s://hxjzfw.cn/news/303181.html,本文标题:假期见闻:中国经济的真相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